齐齐哈尔,别称鹤城、卜奎,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也是黑龙江省省域副中心城市。“齐齐哈尔”源自达斡尔语,是“边疆”或“天然牧场”之意。
齐齐哈尔是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中心城市,中国十三个较大的市之一,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具有独立立法权的城市,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畜牧业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也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商贸和交通的中心。辐射黑龙江省西部、吉林省西部以及内蒙古北部。有着800多年的建城史和255年的黑龙江省省会史 。
齐齐哈尔地处东北松嫩平原,位于东经122至126度、北纬45至48度,位于黑、吉、蒙三省区交汇处,东临大庆市和绥化市,南接吉林省白城市,西靠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北与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接壤,距省会哈尔滨市359公里,距中俄口岸城市黑河市483公里。下辖1市8县7区,幅员4.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44.5万。 湿地保护区之一也是鹤类栖息地的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市区东南32千米处。
齐齐哈尔市地域平坦,平均海拔146米,东部和南部地势低洼。齐齐哈尔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点十分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暂短霜早,冬季干冷漫长。年降水量415毫米,年均温3.2℃,1月均温-25.7℃,7月均温22.8℃。历史上最高气温发生在1980年6月26日,42.1℃,最低气温发生在1956年1月8日,-39.5℃。
年平均无霜期122至151天。
2014年,齐齐哈尔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238.8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一产业增加值299.3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408.2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531.3亿元,增长6.0%。
2016年末全市总人口544.5万人
高等院校:
齐齐哈尔大学 齐齐哈尔医学院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齐齐哈尔理工职业学院
职业中学:
齐齐哈尔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齐齐哈尔市卫生学校 齐齐哈尔林业学校 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
齐齐哈尔横跨亚欧大陆桥是黑龙江省乃至东北西部地区之交通枢纽,铁路、高铁、公路、水路、民航多种交通方式并存。2013年客运总量达7748万,货运总量达11789万吨。客运总量仅次于哈尔滨,位居黑龙江省第二。货运总量位列黑龙江省第一、东北地区第九。
齐齐哈尔风景秀丽、古迹众多交通便捷、通讯完善,故旅游业快速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齐齐哈尔被誉为“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是一个独具特色、令人向往的生态旅游胜地。全市现有A级以上景区14个,其中4A级2个,3A级3个。作为古老省城,齐齐哈尔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有绚丽的自然风光,又有典雅的古老建筑及独特的历史遗迹。特别是闻名中外的世界珍禽丹顶鹤之乡——扎龙自然保护区;四面环水、景色宜人、天然成趣的明月岛;湖光山色、亭阁别致、 风景秀丽的龙沙公园;新石器时代的昂昂溪文化遗址、大乘寺、清真寺、关帝庙、石碑山、塔子城等等历史文物遗迹,为旅游者所青睐,每年都吸引着大量中外宾客前来观光、旅游。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驰名中外的最大的水禽、鸟类保护区,吸引了世界珍禽丹顶鹤在这里休养生息。因此齐齐哈尔又被誉为鹤乡。得天独厚的冬季冰雕雪景更是蔚为壮观,为中外旅游者所赞叹。
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的城市。
齐齐哈尔市,别称鹤城、卜奎,黑龙江省辖地级市,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东北松嫩平原,于黑、吉、蒙三省区交汇处,东邻大庆市和绥化市,南接吉林省白城市,西靠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北与黑河市和大兴安岭地区接壤,总面积42469平方千米。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建立伪齐齐哈尔市公署,此为齐齐哈尔设市之始。齐齐哈尔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黑龙江西部中心城市和东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既有昂昂溪文明,也有工业文明。
齐齐哈尔的地形地貌介绍:
齐齐哈尔市地质构造属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和第三隆起带的交接处,嫩江大断裂贯通平原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东部是小兴安岭南麓,中部和南部为嫩江冲积平原。齐齐哈尔地质构造的发展,东部和西部有很大差异,形成东西两个构造单元。
东单元即今松嫩平原地区,西单元即大兴安岭褶皱带东缘的今碾子山区的低山丘陵。在这两种地质构造单元的基础上,形成了齐齐哈尔的两大地貌类型:东部是冲积平原,也是齐齐哈尔的主体地貌类型;西部是仅占市区面积8%的低山丘陵地貌类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齐齐哈尔市
二线城市
齐齐哈尔晋升二线城市了
根据统计局发布的《2023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中齐齐哈尔被列入新二线城市,城市规模为一级大城市。
齐齐哈尔市,别称鹤城、卜奎,简称齐市。黑龙江省辖地级市,黑龙江省第二大市,黑B,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东北松嫩平原,于黑、吉、蒙三省区交汇处,东临大庆市和绥化市,南接吉林省白城市,西靠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46],北与黑河市和大兴安岭地区接壤[3],总面积42469平方千米。[2]截至2022年10月,全市共辖7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截至2022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512.5万人。
齐齐哈尔属于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别称鹤城,黑龙江省辖地级市,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东北松嫩平原,于黑、吉、蒙三省区交汇处,东临大庆和绥化,南接吉林省白城市,西靠内蒙古呼伦贝尔,北与黑河和大兴安岭地区接壤。
齐齐哈尔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既有昂昂溪文明,也有工业文明;既有民族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也有数百年的流人故居、站人故居等流人边塞文化。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美誉。
2016年,齐齐哈尔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地形地貌
地质构造属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和第三隆起带的交接处,嫩江大断裂贯通平原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东部是小兴安岭南麓,中部和南部为嫩江冲积平原。
齐齐哈尔地质构造的发展,东部和西部有很大差异,形成东西两个构造单元。东单元即今松嫩平原地区,西单元即大兴安岭褶皱带东缘的今碾子山区的低山丘陵。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齐齐哈尔市
齐齐哈尔属于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别称鹤城,古称卜奎,是黑龙江省地级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黑龙江省西部中心城市。
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嫩江平原,是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的交汇地带,东与黑龙江省绥化市、大庆市相连,南与吉林省白城市交界,西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为邻,北与黑龙江省黑河市接壤。齐齐哈尔地势北高南低。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齐齐哈尔土地总面积42469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559万人。聚集汉、满、蒙古、朝鲜、回、达斡尔、鄂温克、锡伯等35个民族。全市辖7区、8县1市。截止到2020年11月1日全市人口为4067489人。
齐齐哈尔旅游景观:
1、大庆杜尔伯特阿木塔草原蒙古大营
阿木塔山青、水碧、天蓝、草绿、林幽;那珍珠般的牛羊,洁白的鲜奶,那水天一色的阿木塔湖,飘香的农田,构成了衣服多姿多彩的美妙画卷。
2、大兴安岭塔河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大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烈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遍野,打也打不尽……”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形象地描绘出了鄂伦春人的狩猎生活。
3、佳木斯敖其镇
佳木斯敖其镇位于佳木斯市境西部,地理位置优越,南临完达山脉,北靠松花江畔,三面环山,一面傍水,山水秀丽,景色怡人。山上林木繁盛,野径通幽,引人探寻;山下沃野千里,水天相接,一望无际。
4、关东民俗版“清明上河图”的风情再现
墙角的牛皮靰鞡、展厅中央的木犁杖、土墙内的煤油灯、树上的蝈蝈笼,民俗展馆用实物、语言、图画等方式详尽地介绍着过去的生活。账房、堂屋、长工屋、伙房、酒坊、炮楼的陈设都是遵照当时的乔家大院布置的,真实再现了当时关东人的生活场景。
齐齐哈尔隶属于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地处东北亚大陆腹地,东临黑龙江,北濒松花江,是东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齐齐哈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和边防城市。20世纪初,随着东北地区的开发和工业化进程,齐齐哈尔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
齐齐哈尔作为黑龙江省的经济中心之一,拥有多个重要的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主要的产业包括煤炭、电力、机械制造、化工、食品加工等。齐齐哈尔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之一,农业发展较为活跃。
齐齐哈尔附近的美食推荐:
1、齐齐哈尔烤肉:齐齐哈尔以烤肉闻名,烤肉店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烤肉以牛肉、羊肉和猪肉为主,肉质鲜嫩多汁,配上特制的调料,口感独特。
2、松花江鱼:齐齐哈尔位于松花江畔,这里的松花江鱼非常有名。松花江鱼肉质鲜美,口感细腻,常常以清蒸或红烧的方式烹制。
3、东北菜:齐齐哈尔地处东北地区,有着丰富的东北菜系。东北菜以热炒、炖煮和烤制为主,口味浓重,菜品丰富多样,如东北酸菜炖肉、红烧肉、锅包肉等。
4、俄式美食:齐齐哈尔靠近俄罗斯边境,受到俄式美食的影响。在齐齐哈尔可以品尝到俄式糕点、俄式面包、俄式酱牛肉等特色美食。
5、农家菜:齐齐哈尔周边地区有着丰富的农田和农产品,农家菜也是当地的特色美食。新鲜的蔬菜、野味和农家小炒都是值得尝试的美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齐齐哈尔市